当前位置: 首页 > 复兴学校 > 批评孩子的艺术(转载)

批评孩子的艺术(转载)

2021年11月01日 09:39:58 来源:网校空间 访问量:7

  
  批评,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颗炸弹,轻则流汗流泪,重则伤筋动骨,每次批评都像父母和孩子之间微妙的博弈,批评的本意是指正,是矫枉,是爱之深,痛之切,而后果往往不如人意,孩子们或置若罔闻,或叛逆之心更盛,或依然一犯再犯,考验你的信心、耐心和爱心。知道你怎么说,孩子才会听,你怎么听,孩子才会说吗?也许你需要了解下批评孩子的艺术!
  
  当孩子来到世上时,都有着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,天真无邪,无忧无虑,活泼可爱,可渐渐的,这个小天使,有时化身成了小恶魔,令我们头疼不已,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是天性,还是后天的教育?在心理学界,流传着一句对父母而言十分重磅的话,“所有孩子的问题,都是父母的问题”,当然,也有专家指出,更科学的说法是,所有孩子的问题,是父母和孩子互动方式出了问题。而批评就是互动模式中最有杀伤力的一种。
  
  做个接纳和爱自己的父母
  
  案例一:父亲是下岗工人,事业不得意,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到了孩子身上,孩子在班级里成绩中等,数学相对比较差,因为粗心经常出错,父亲每次都很关注成绩,一看到成绩不理想,就开始暴跳如雷,轻则呵斥,重则打骂,开始的呵斥是,“你怎么每次都这么粗心?”到后来就直接成了,“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?像你这样,怎么能考上大学?你这么笨,以后怎么办?也像爸爸这样被人看不起吗?”可是批评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,孩子的成绩每况愈下,中考后就进了技校,成了小混混,经常不归家,父亲唉声叹气,日渐消沉。
  
  让我们回想下,自己批评孩子时的状态,是气急败坏,还是心平气和?是如雷霆暴雨,还是温和而坚定?是真的为了矫正孩子的行为,还是出于自己的情绪发泄?
  
  这其中的不同,孩子会比你更敏锐地感受到,也许他们未必能清楚地表达,但是却能全然地接收到。
  
  很明显,这位父亲十分焦虑,他把自己的失意和挫败感投射到孩子身上,因他自身未实现自我价值的遗憾,而把期待放置在了孩子身上,孩子背负的太沉重了,他承受不起,唯有逃避。
  
  而父母的焦虑,会引导孩子成为父母所焦虑的那个样子。
  
  所以做个合格的父母并不容易,父母心智的成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,如果父母是个放松自在的人,孩子也许也自然成为一个这样的人,但如果父母焦虑紧张,事事一板一眼,严厉苛责,虽然孩子小时有强烈的反感,但长大后,他却自然沿袭了这种模式。
  
  教育是可以指出缺点的,但别说孩子笨、因此不爱他、藐视他了,或即使不说,也有相关的表情举动。这样指出缺点,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自信不是认为自己全能,而是能在客观了解自己的缺点后,还是接纳和爱自己。为何能如此,因为父母也如此接纳和爱自己的。
  
  因此,在任何时候批评孩子时,你的态度和内容一样重要,可以遵循以下批评三原则:1,事情做错了,改正就好。2、你是个好孩子,永远都是。2、爸爸妈妈永远爱你。
  
  在批评之后,可以一再重申,或在平时也可着重强调,孩子会渐渐明白,他只是这个行为不妥当,但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被爱感是充盈的,这样的孩子,就像一颗茁壮的树苗,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,渐渐成长为茂盛的大树。
  
  永远关注孩子的正向资源
  
  案例二:海洋馆里,海洋世界的庞然大物虎鲸正在做表演,这些通体发亮、黑白相间、性情凶猛的“海洋之王”灵敏地听从驯鲸师的指令,做出各种令人惊叹的表演动作,观众掌声如雷。艾米从小就特别喜欢动物,从大学拿到行为心理学学位后,她决心成为一名驯鲸师。在海洋馆实习培训期间,艾米虚心向向老师请教驯鲸方法,第一次接触到驯鲸的三条基本原则:  
  
    1创造条件,帮助它成功。
    2忽视失败并重发指令。
    3奖励成功。
  
  最好的批评就是不批评,光表扬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,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办法,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术语,叫正强化。孩子准时上床了,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,孩子愿意做家务了,只要你细心观察,总能找到孩子值得表扬和肯定的地方。
  
  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孩子作文不好,当他绞尽脑汁写好一篇文章给你看时,你只要圈出你认为他写的好的地方,而忽视他不足的地方,引导他,“这个词用得很生动,妈妈相信你会越写越好。”再举个例子,也许你会这么抱怨孩子:“你从来就不能帮我干点家务活。”与其如此,不如提示:“我现在需要有人能帮我收拾下餐桌。”
  
  关注孩子的正向资源,挖掘他的潜力,培养他的自信,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是件麻烦的事情,那请父母们只需记住两个词,肯定和欣赏,拥有这个秘密武器,你可以一路所向披靡了。
  
  理解孩子的感受
  
  案例三:聪聪自从上了初中开始,就不爱说话了,上次从学校回来,直接冲进了自己的房间,把自己锁了起来,也不出来吃饭,父母非常着急,第二天,才知道他和学校里的孩子打架了。爸爸觉得孩子不对,不能随便和人打架,开始教训孩子,妈妈心疼孩子,念叨学校里其他太野蛮了,但两个人的做法都无法得到孩子的回应。孩子开始厌学。
  
  也许你会头疼,孩子已经渐渐长大,行为模式也建立起来了,在他们陷在各种情绪沼泽里,做出种种你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时,怎么和他们沟通呢?也许,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。
  
  孩子的感受是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,
  孩子有好的感受,就会有好的感受,
 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?那就接受他们的感受!
  
  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感受的人沟通,而不是逼着他做出解释的人。当孩子生气、伤心或惊恐时,你是不是常逼问:“你怎么了?”“为什么这样?”,多数情况下,孩子是无法清晰描述出自己怎么了,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心情,分析原因,并总结出合理的解释。如果你说“看起来你好像很生气。”结果会不同。
  
  在案例三中,如果父母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心情,去共情,一句“你似乎很生气,如果你想说什么的话,随时可以来找我们”也许就能让孩子觉得被接纳,被理解,只要足够的耐心,会等到孩子亲自来和你说明情况的时候,认真、专注的倾听,也许孩子自己就能给出非常棒的解决方案。这样的案例在心理咨询界比比皆是。
  
  孩子最厌恶的几种批评方式
  案例四:那如何进行具体的批评呢?也许我们可以先了解下孩子最厌恶的几种批评方式。
  
  1、责备和问罪:“你又没有洗手就来吃饭,告诉你多少遍了,你就是不听。”
  
  2、谩骂:“今天气温都零下了,你就穿一件薄夹克!你怎么这么蠢?!”
  
  3、威胁:“你再和同学打架,我就把你这个月的零花钱都扣光,还不许你玩电脑。”
  
  4、命令:“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!”
  
  5、说教:“你觉得上课睡觉做得对吗?你不知道好的学习习惯有多重要!(以下省略一百五十字……)”
  
  6、控诉:“看见我的白发了吗?都是因为你!”
  
  7、比较:“你怎么不像你们班大队长那样,他门门成绩都那么优秀,人缘还那么好!”
  
  8、讽刺挖苦:“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?也许你老师看得懂你写的天书,我可看不懂。”
  
  9、警告:“好好骑车,别顾着耍酷!你想摔下来吗?”
  
  10、预言:“你竟然对我撒谎。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?没有人相信你!”
  
  这十种办法,都是互动模式中的雷区,一旦踩上,后果自负。父母可以自己想想,如果有人这么和你说话,你感受如何,舒服吗?我们也可以自查一下,在日常的交流中,我们都踩了哪些雷区?所以当孩子对你不理不睬,渐行渐远的时候,请自省下与孩子的沟通模式。
  
  批评的艺术,将批评转化成解决问题
  
  也许我们需要一些技巧,因为批评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,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,我们可以尝试下沟通四部曲。
  
  第一步、描述你所看到的,或者描述问题。越简单越客观越好,并尽量不用你开头。
  
  第二步、谈谈孩子的感受。
  
  第三步、说出你的感受和期待,也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  
  第四步、讨论方案。以更多的方式来替代惩罚,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自己的失误,以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替代惩罚。
  
  
 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个案吧。
  
  反例:“你老是放学后在操场玩,应该是5点30分到家的,总是忘记,我已经听够你的借口了!这次你也接受惩罚,从下周开始,每天放学就回家,不能出去,也不能看电视!”
  
  正例:
  第一步,谈谈孩子的感受和需求:“我觉得正和朋友玩得开心时,让你离开,对你来说不容易。”
  第二步: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:“但是,另一方面,你太晚的话,我也为你担心啊!”
  第三步:一起讨论,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:“那我们一起想一想,有没有什么办法,我们都能接受。”
  第四步: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(不带任何评论)。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,哪些不接受,哪些要付诸行动。
  
  也许一开始,我们要从旧模式里挣脱出来很困难,这些技巧需要我们一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,也许,只需要一点点的转变和尝试,你会发现,有了互相尊重的基础,你和孩子们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,甚至能从绝望、敌对转变成友好和关爱!
原文信息:
编辑:闫书成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定襄县受禄中心校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