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高村学校 > 尽小者大 慎微者著

尽小者大 慎微者著

2020年03月12日 21:50:12 访问量:23 作者:马素萍

《资治通鉴》有云:“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”,意在告诉人们,凡事要从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方能有所成就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句话,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,防微杜渐。无论是立身处世,还是履职任事,注意细节、自我约束都是一门必修课。

重小处、重细行、重微末,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。所谓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;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,以“小”可以见“大”,因“小”也能失“大”。

小事小节见政德。把工作落细落小、多积尺寸之功是领导干部真抓实干、勇于担当的表现,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领导智慧、务实与否的可靠标准。周恩来总理曾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定下“三不沾”:私人的事不坐公车,不沾国家的便宜;亲属来机关探亲,就餐自己买票,不沾集体的财富;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,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。时时铭记、事事坚持、处处上心,老一辈革命家为官从政的件件小事,都是严于律己的生动写照。

反过来,小节小事过不了关,就很难在大节大事上把持得住。唐德宗时期,宰相陆贽严于律己,任何礼物不分大小一概拒绝,即便像马鞭、靴子之类的小礼物,他也坚决不收。因为他清楚一旦开了受贿的小口子,胃口必定越变越大。这个故事告诫世人,工作中不拘小节,生活中偶尔为之,“小意思”“小恩惠”“小动作”虽如过眼云烟,但若失了小节、贪了小利,就会如温水煮青蛙般,走向违纪违法深渊。“巴豆虽小坏肠胃,酒杯不深淹死人”,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和操守。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,一句俗语时刻提醒着我们小事可以坏大事,细节可能毁全盘。

小者大之源,轻者重之端。古往今来,无数事实一再表明,凡勤廉之人,无不始于小、成于微。然而,“尽小”和“慎微”绝非易事,要求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自觉修为。

一是要心有民。小事、细节往往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,心中有人民,眼中有“小事”,如此一来,才能谋群众之大利。问“细”于民见初心,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深入基层,他察地窖、摸火墙、看年货、坐炕头,在路边餐馆与顾客热情交流、小超市里与店主聊聊生意,用暖心的细节为我们作出表率。

二是要严纪律。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、资历深浅、成就大小,都应常掸心灵灰尘,常清思想垃圾,在日常工作、生活乃至节日交往的细节中敲响纪律警钟。守纪律不是口头表态、表演作秀,不能大而化之、空洞虚无。党员干部要时刻系紧“风纪扣”,处处防范“蝇头小利”,不向一个红包“伸手”,不因一点烟酒“破戒”,不为“一点小事无所谓”而放纵,切实铸起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思想长城。

三是要善担当。能否在小事中谋大局、从细微处想问题,是对党员干部工作本领的直接考验。一路走来,党领导的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,反复印证着一个道理:“小事”也是“大考”,党员干部只有关注小事时胸有全局,谋划全局时不忘细微,才有可能胜任党交给的工作。所谓“善”担当,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奇思妙想、动嘴指挥、督导问责,而是要甩开膀子、躬下身子、迈开步子,认真做好实际调研、细化研究和工作创新,这样才能抓对思路、抓准细节、抓好落实。

燎原之势源于星星之火,千秋伟业始于脚踏实地。小事小节中有政治、有方向、有人格。党员干部需常怀敬畏之心,把清正廉洁内化为行动细节,以如履薄冰的心态为自己时刻拧紧思想的“发条”。

原文信息:
编辑:马素萍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定襄县受禄中心校 特此声明。